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成语典故辞典知网百科-成语典故辞典
tamoadmin 2024-10-30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 轻举妄动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900 成语 : 轻举妄动 注音 : ㄑ|ㄥ ㄐㄩˇ ㄨㄤˋ ㄉㄨㄥˋ 汉语拼音 : qīng jǔ wàng dòng 参考词语 : 妄动轻为, 躁动轻举 反义 : 三思而行, 小心翼翼,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谋定后动 , 稳扎稳打 近义 : 轻率妄为 , 鲁莽从事 释义 : 轻,轻率
成语: 轻举妄动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900 成语 : 轻举妄动 注音 : ㄑ|ㄥ ㄐㄩˇ ㄨㄤˋ ㄉㄨㄥˋ 汉语拼音 : qīng jǔ wàng dòng 参考词语 : 妄动轻为, 躁动轻举 反义 : 三思而行, 小心翼翼,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谋定后动 , 稳扎稳打 近义 : 轻率妄为 , 鲁莽从事 释义 : 轻,轻率。妄,胡乱。「轻举妄动」形容未经慎重考虑,即轻率地采取行动。◎语本《韩非子.解老》。 Emoji符号 : 妄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轻举妄动”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韩非子.解老》内容是择取《老子》中的文句,以法家思想来解释其中的意涵。典源这里是在解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这句话。韩非子认为背弃道理,而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就轻率行动的人,纵使有如天子诸侯般的权势地位,或倚顿、陶朱公、卜祝的财富,还是会因为有骄傲之心,而失去他的人民和财富。人们之所以轻易地背弃道理,而任意轻率地行动,是因为不知道「祸与福常相因而至,往往福因祸生,而祸藏福中」,老子就是要告诉人们「 祸福相倚 」这个道理。另外同样是《韩非子.解老》:「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大意是:过分贪求利益就会开始忧虑,引发疾病,削减智慧,导致失去权衡轻重、得失的能力,一旦事情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就轻率地采取行动,便使得灾祸降临。后来「轻举妄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未经慎重考虑,即轻率地采取行动。 典源 : ◎1《韩非子.解老》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无不能成者,大能成天子之势尊,而小易得卿相将军之赏禄。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倚顿1>、陶朱2>、卜祝3>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故谕人曰:「孰知其极?」人莫不欲富贵全寿,而未有能免于贪贱夭之祸也。心欲富贵全寿,而今贫贱夭,是不能至于其所欲至也。 〔注解〕 (1)倚顿:春秋时代鲁国人,生卒年不详。因畜养牛羊及煮盐贩卖而致富。或作「猗顿」。 倚,音|ˇ。 (2)陶朱: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寻海路至齐地,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因精通计算治产以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3)卜祝:掌管卜事和祭祀时赞礼飨神的人。◎2《韩非子.解老》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憯。憯则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于欲利。故曰:「咎莫憯于欲利。」 书证 : 01.宋.秦观《淮海集.卷一七.进策.盗贼中》:「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流,轻举妄动。若此之类,特盗贼之大情耳。」 02.《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03.《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老夫若非亲到黄州,看过菊花,怎么诗中敢乱道黄花落瓣?」 04.《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奉劝世上的人,切不可轻举妄动, *** 人家妇女。」 05.《红楼梦.第九回》:「如今宝、秦二人一来了,见了他两个,也不免缱绻羡爱,亦因知系薛蟠相知,故未敢轻举妄动。」 06.《镜花缘.第五七回》:「那心月狐光芒日见消散,看来武氏气数甚觉有限,大约再迟三五年,自必一举成功。此时若轻举妄动,所谓逆天行事,不独自己有损,且与主上亦更有害。」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形容未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使用类别用在「草率行动」的表述上。 例 句 <01>此事关系重大,须澈底查明真相,切不可轻举妄动。 <02>领兵作战,如不了解敌情就轻举妄动,乃是兵家大忌。 <03>上回失败,正是轻举妄动的结果,这回可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05>他在情况尚未明朗时便一意孤行,轻举妄动,如今造成这难以收拾的后果。 <06>众人常不经深思便轻举妄动,那是因为眼光短浅,无法预测可能引致的重大灾祸。 <07>敌方阵营四周都是民宅,大家一定要沉着冷静,绝不可轻举妄动,以免伤及无辜。 <08>由于顾忌人质的安危,所以警方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屋外用扩音器劝说歹徒弃械投降。 <09>你还没把事情弄清楚,就要上门去兴师问罪,这是轻举妄动的行为,有可能把事情搞砸了。 成语接龙
“动”字开头的成语
动辄得咎 动魄惊心 动心骇目 动地惊天 动常得咎 动辄见咎 动心惊魂“轻”字结尾的成语
避重就轻 就熟驾轻 避重逐轻“轻”字开头的成语
轻举妄动 轻诺寡信 轻描淡写 轻而易举 轻车熟路 轻描淡染
“动”字结尾的成语
蠢蠢欲动 风吹草动 轻举妄动 按兵不动 声色不动 按军不动 按甲不动 风惊草动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轻举妄动。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轻举妄动。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轻举妄动”分成的单字详解:
轻, 举, 妄, 动。
成语: 风驰电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对牛弹琴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47
成语 : 对牛弹琴
注音 : ㄉㄨㄟˋ ㄋ|ㄡˊ ㄊㄢˊ ㄑ|ㄣˊ
汉语拼音 : dùi niú tán qín
参考词语 : 对牛鼓簧, 对驴弹琴
近义 : 语不择人
释义 : 为牛弹琴,但牛依然低头而食,听而不闻。比喻讲话、做事不看对象。典出《弘明集.卷一.汉.牟融.理惑论》。后用「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对牛弹琴”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 牟子(??西元79年),本名牟融,东 *** ,熟读经史百家,并精通佛理,许多儒家学者都向他请教有关佛学的问题。不过牟子在对儒家学者讲解佛理时,总是引用儒家的经书来作说明,有人问:「您说佛家经典那么多,内容广博深厚,为什么不用佛经讲解呢?」牟子答道:「你们对儒家经典的内容很熟,如果我引用儒家经典解释佛理,你们很容易就能了解。反之,我若是引用佛典,就像对瞎子说各种漂亮颜色,对聋子演奏音乐,一点帮助也没有。就是师旷那样的音乐大师,无论技艺多么精巧,也不能弹奏没有琴弦的琴;狐貉的皮毛虽然暖和,但也不能温暖没有生气的人。例如春秋鲁国的公明仪,有一次看见一头牛在吃草,就弹琴给它听,可是不管旋律多悦耳动听,牛却充耳不闻,自顾著吃草,这是因为人类的音乐不适合给牛听。后来他改弹出蚊虻鼓翅声、落单小牛的悲鸣声,牛就立刻停止吃草,摇著尾巴,竖起耳朵,徬徨不安地聆听。我引用儒家经典来讲解佛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由典源看来,牟子举公明仪为牛弹琴的故事时,并没有贬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说明自己的用意。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对牛弹琴」,用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典源 : 《弘明集.卷一.汉.牟融.理惑论》问曰:「子云:『佛经如江海,其文如锦绣。』何不以佛经答吾问,而复引《诗》《书》合异为同乎?」牟子曰:「渴者不必须江海而饮,饥者不必待廒仓而饱。道为智者设,辩为达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吾以子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说佛经之语,谈无为之要,譬对盲者说五色,为聋者奏五音也。师旷虽巧,不能弹无弦之琴。狐貉虽煴,不能热无气之人。公明仪1>为牛弹〈清角〉之操2>,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3>之声、孤犊4>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5>而听。是以《诗》、《书》理子耳。」 〔注解〕 (1)公明仪:春秋鲁国贤人,南武城人,生卒年不详。 (2)〈清角〉之操:〈清角〉这首琴曲。清角,乐曲名。操,琴曲。 (3)蚊虻:音ㄨㄣˊ ㄇㄥˊ,吸血的蚊虫与牛虻。 (4)犊:音ㄉㄨˊ,小牛。 (5)蹀躞:音ㄉ|ㄝˊ ㄒ|ㄝˋ,小步徘徊的样子。
书证 : 01.《五灯会元.卷一五.承天惟简禅师》:「(僧)问:「『开口即失,闭口即丧.未审如何说?』师曰:『舌头无骨。』僧曰:『不会。』师曰:『对牛弹琴。』」 02.《古尊宿语录.卷一五.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上》:「(僧)问:『如何是教意?』师云:『撩起来,作么生道?』进云:『便请师道。』师云:『对牛弹琴。』」 03.《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二二.潭州道吾山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04.《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说起天地二字,只当是耳边风;说到关帝、城隍、直山圣母,都是当对牛弹琴的一般。」 05.《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先生没奈何的把那四五行书分成两截教他,教了二三十遍如对牛弹琴的一般。」 06.《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谁知对牛弹琴,春风不入驴耳,口里阳为答应,背后依旧打点要做滑家的新郎。」 07.《镜花缘.第九○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
用法说明 : 一、 语义说明比喻讲话、做事不看对象。 使用类别用在「方法失当」的表述上。 例 句 <01>这家牧场放音乐给乳牛听,真的是对牛弹琴。 <02>今天无论是不是对牛弹琴,请大家全力演出就好。 <03>有人讥笑我们是来对牛弹琴,却不知在座的各位个个都是行家。 <04>对老外介绍唐诗,可能会对牛弹琴,但也可能喜遇知音。 二、 语义说明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使用类别用在「方法失当」的表述上。 例 句 <01>对这些人讲道理,无异对牛弹琴,得另想办法才行。 <02>跟这种人讲道理,就好像对牛弹琴,别再浪费口舌了。 <03>有时看到儿女回应的冷漠,为人父母的真以为在对牛弹琴。 <04>我白花了一下午时间跟他谈**艺术,简直是对牛弹琴。 <05>你未免太木讷了吧!难怪你老婆会说跟你说话像对牛弹琴。 <06>唉!我跟他谈贝多芬,他跟我谈微积分,无非对牛弹琴而已。 <07>你这话诚然有理,但待我回去向他们转述,可得对牛弹琴了。 <08>你这场演讲内容应很精采,遗憾的是对牛弹琴,我们都听不懂。 <09>我实在气不过,所以明知是对牛弹琴,白费唇舌,我还是说了。 <10>我根本不懂抽象画,害你浪费这么多时间来对牛弹琴,真正抱歉。
成语接龙“对”字结尾的成语
门当户对
针锋相对
针锋相对
“对”字开头的成语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对答如流
对驴弹琴
对门当户
对牛鼓簧
对证处方
对病用药
对证下药
对证用药
对证之药
“琴”字结尾的成语
对牛弹琴
对驴弹琴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对牛弹琴。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对牛弹琴。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对牛弹琴”分成的单字详解:
对, 牛, 弹, 琴。
成语: 苦尽甘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风驰电赴 成语简解 编号 : 3815 成语 : 风驰电赴 注音 : ㄈㄥ ㄔˊ ㄉ|ㄢˋ ㄈㄨˋ 汉语拼音 : fēng chí diàn fù 参考词语 : 风驰电掣 释义 : 义参「风驰电掣」。见「风驰电掣」条。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风驰电赴”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风驰电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六韬》又称《太公六韬》,相传是西周时吕尚所著。吕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贤臣。其先祖封于吕,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年老隐居,周文王出猎时,相遇于渭水之滨,得到文王赏识,相谈甚欢,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 太公望 」。文王立吕尚为师,后吕尚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封于齐。《六韬》一书采用周武王与吕尚的对话形式写成,分为六卷,内容主要为有关治国、治军与战争的理论。在〈龙韬.王翼〉篇中,周武王问吕尚:王者之师应该有哪些辅佐人才?吕尚认为一支强大的军队,应该有七十二位优秀的幕僚,并就其职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论及阵前奋勇杀敌的将领时,吕尚说:「一个好的将领,应该兼备智慧和魄力,平时要善于维护调度武器装备,一旦出征,就像风和电一样的快速,杀得敌人措手不及,完全不知道他从何而来。」「风驰电掣」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速度极快。 典源 : 此处所列为「风驰电掣」之典源,提供参考。《六韬.卷三.龙韬.王翼》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为之奈何?」太公曰:「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长,随时变化,以为纲纪。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武王曰:「请问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潜谋应卒,揆天消变,总揽计谋,保全民命。谋士五人,主图安危,虑未萌,论行能,明赏罚,授官位,决嫌疑,定可否。……通粮四人,主度饮食、蓄积,通粮道,致五谷,令三军不困乏。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不知所由:不知道从何处而来。 书证 : 01.《晋书.卷五六.孙楚列传》:「如其迷逆不化,复欲送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成语接龙
“赴”字开头的成语
“风”字结尾的成语
“风”字开头的成语
“赴”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风驰电赴。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风驰电赴”分成的单字详解:
风, 驰, 电, 赴。
成语: 遗臭万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苦尽甘来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1171
成语 : 苦尽甘来
注音 : ㄎㄨˇ ㄐ|ㄣˋ ㄍㄢ ㄌㄞˊ
汉语拼音 : kǔ jìn gān lái
参考词语 : 苦尽甜来
反义 : 福过灾生 , 乐极生悲
近义 : 否极泰来
释义 : 艰难困苦的境遇已经结束,转而逐步进入佳境。※#语或出《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 △「 甘尽苦来 」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苦尽甘来”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 「苦尽甘来」就是说苦日子已到尽头,再来就是好日子了。此语常见于戏曲小说,例如《刘知远诸宫调》。「 诸宫调 」为盛行于宋、金、元间的一种说唱文学。《刘知远诸宫调》讲的是五代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故事。刘知远在落魄潦倒时被李文奎收留帮佣,并娶其女三娘为妻。李文奎后,刘知远一家受三娘的兄嫂排挤与欺凌,他不堪受侮而弃家投军。后来刘知远终于建立了功业,入赘岳节度使家,又将昔日的糟糠妻三娘接回。三娘被接到刘府中,感叹道:「受辛懃打骂也甘心,又争知却有今日。刘郎豪贵,独掌九州元帅,方知是苦尽甘来,自古道果无虚矣。」丈夫离家的十三年,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但仍是苦守寒窑,不曾放弃。话中「苦尽甘来」四字,道尽这段日子里的一切苦楚。「苦尽甘来」这句成语便是用来指艰难困苦的境遇已经结束,转而逐步进入佳境。
典源 : ※#《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据《诸宫调两种》引)1>三娘离席,今告诸亲,听奴分析:「生居村野,梢似不通礼义。当初是亡过亲爷,招召这经略为(婿)。因与舅争闲气,夫妇便分离。伤悲,一十三载,全无信息。○受辛懃打骂也甘心,又争知却有今日。刘郎豪贵,独掌九州元帅2>,方知是苦尽甘来,自古道果无虚3>矣。这金冠想怎戴得?对天地卜个来意,大有分,三梳这发,重如旧日。」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三出》。 (2)九州元帅:指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3)虚:假的、不真实。 〔参考资料〕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三出》(据《六十种曲》引)我将你做心肝儿般看待,点污了**清白,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挨,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据《元曲选》引)九重天飞下纸赦书来,您三下里休将招状责。一齐的望阙疾参拜,愿的圣明君千万载,更胜如枯树花开。挨了些脓血债,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书证 : 01.《刘知远诸宫调. 第一二》:「刘郎豪贵,独掌九州元帅,方知是苦尽甘来,自古道果无虚矣。」(源) 02.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二折》:「〔云〕今日见荆王呵。〔唱〕便是我苦尽甘来。」 03.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三出》:「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挨,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04.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挨了些脓血债,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05.明.徐畛《杀狗记.第一六出》:「想我当日间豪迈,今日悄似一个乞丐,穿着一领破衣裳,拖一双破鞋,何日得苦尽甘来?」 06.《西游记.第九回》:「后来逆贼把我推在水里,全亏得他救我。……更不想你生下这儿子,又得岳丈为我报仇。真是苦尽甘来,莫大之喜!」 07.《喻世明言.卷二○.陈从善梅岭失浑家》:「如春自思,欲投巖涧中而,『万一天可怜见,苦尽甘来,还有再见丈夫之日』。不免含泪而挑水。」 08.《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夜月杜鹃之啼,春风蝴蝶之梦,时移事往,苦尽甘来。」 09.《花月痕.第四四回》:「我和他受了一年苦楚,自然是苦尽甘来。」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艰难困苦的境遇已经结束,转而逐步进入佳境。 使用类别用在「开启顺境」的表述上。 例 句 <01>你再这样不肯努力,将来如何能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02>因为他不断地努力,现在才能苦尽甘来,享受成功的果实。 <03>经过多年磨练,他终于苦尽甘来,成为小有名气的散文作家。 <04>听完他苦尽甘来的故事,每个人都感同身受,衷心致上祝福之意。 <05>尽管出身贫贱,只要一心奋发向上,总有苦尽甘来、出人头地的一天。 <06>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台湾人民终于苦尽甘来,摆脱掉贫穷落后的阴影。 <07>李妈妈独力扶养孩子长大,如今孩子不但有所成就,而且十分孝顺,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成语接龙“来”字开头的成语
来龙去脉
来龙结脉
“苦”字结尾的成语
零丁孤苦
伶仃孤苦
“苦”字开头的成语
苦口婆心
苦心孤诣
苦尽甘来
苦尽甜来
苦心积虑
苦节高标
“来”字结尾的成语
否极泰来
礼尚往来
继往开来
卷土重来
近悦远来
信手拈来
苦尽甘来
纷至沓来
卷土重来
否去泰来
苦尽甜来
乐极悲来
绍往开来
礼有往来
泰去否来
嗣往开来
丛至沓来
否往泰来
乐极哀来
麕至沓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苦尽甘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苦尽甘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苦尽甘来”分成的单字详解:
苦, 尽, 甘, 来。
成语: 气宇轩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遗臭万年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792
成语 : 遗臭万年
注音 : |ˊ ㄔㄡˋ ㄨㄢˋ ㄋ|ㄢˊ
汉语拼音 : yí chòu wàn nián
参考词语 : 遗臭万载, 遗臭万代, 万年遗臭, 遗臭万世, 遗臭千年
反义 : 名垂青史 , 流芳百世, 万古流芳
近义 : 臭名昭著
释义 : 「遗臭万年」之「年」,典源作「载」。「遗臭万年」是指恶名永传后世,为人所唾弃。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
Emoji符号 : 遗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遗臭万年”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 「遗臭万年」原作「遗臭万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类是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刘义庆(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为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为人寡欲恬淡,雅好文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门下。著有《幽明录》、《宣验记》、《世说新语》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政局动荡,许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务实而崇尚清谈,品评人物之风盛行。《世说新语》就是记述当时文人名士的言谈、风尚、轶闻和遗事,反映了各种人物的风貌。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若干则,全书共有一千多则。书中除了反映士人们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对照、夸张、描绘等文学修辞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东晋大将桓温,有一次在休息时躺着对亲信们说:「像现在这样冷冷清清的,毫无作为,将要被晋文帝和景帝所耻笑了。人生在世,不应当这样没没无闻。」接着忽然坐起来说:「难道我就这样既不能让美名流传于后世,也不能让恶名永远流传后世吗?」由此可以看出,桓温认为要让美名流芳后世,是不容易;但是如果能让臭名传于后世,也应算是值得自豪的事了。这当然只是桓温自以为是的看法。后来「遗臭万年」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恶名永传后世,为人所唾弃。出现「遗臭万年」的书证如《宋史.卷四二二.林勋等列传》:「论曰:『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成大、李知孝甘为史弥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典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公1>卧语2>曰:「作此寂寂3>,将为文、景4>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5>,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注解〕 (1)桓公:桓温(西元312?378),字元子,东晋龙亢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灭成汉。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帝奕,立简文帝,阴谋篡夺,专擅朝政,威势显赫,意欲受禅,未成,旋以疾卒。 (2)卧语:躺着说话。 (3)寂寂:落寞而无所作为。 (4)文、景:指晋文帝司马昭、晋景帝司马师。司马昭(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国魏温县人。司马懿的次子,司马师之弟。曹髦在位时,继其兄司马师之后为大将军,专擅国政,自为丞相,后封为晋公,加九锡。后,其子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文帝。司马师(西元208?255),字子元,三国魏温县人。司马懿长子。魏明帝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父,以辅军大将军辅政。嘉平六年,废齐王芳,立魏文帝孙曹髦为帝。正元二年,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毋丘俭起兵,率军镇压。后弟司马昭继专朝政。侄司马炎建晋朝,追尊为景帝。 (5)流芳后世:美名流传后世,为人所称颂。见「流芳百世」。
书证 : 01.《宋史.卷四二二.林勋等列传》:「论曰:『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成大、李知孝甘为史弥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02.《三国演义.第九回》:「允见其意已决,便说之曰:『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0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松江之变》:「余尝扼腕而叹,必有后日之患。终为一贱倡祸及数万家,非小变也。与敬负逆贼之名,遗臭万年。」 04.《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匹夫不顾父母妻子,失身反叛,苟图爵位,遗臭万年!」 05.《济公传.第二六回》:「少师父不必如是,人生世上,男女只因片刻欢娱,坏一生名节,遗臭万年,被后人耻笑。」 06.《镜花缘.第九○回》:「总之:人活百岁,终有一。当其时,与其忍耻贪生,遗臭万年;何如含笑就,流芳百世。」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恶名永传后世,为人所唾弃。 使用类别用在「臭名永留」的表述上。 例 句 <01>凡是通敌叛国者必遗臭万年。 <02>陷害岳飞的秦桧,是个遗臭万年的大奸臣。 <03>一个人纵使不能流芳百世,却也不可遗臭万年。 <04>像他这样倒行逆施,违背天理,真不怕遗臭万年? <05>他要真的卖国,岂不是遗臭万年,让后代子孙蒙羞了。
成语接龙“年”字开头的成语
年高德劭
年高德邵
“遗”字结尾的成语
路不拾遗
道不拾遗
涂不拾遗
一网无遗
寸草无遗
路无拾遗
“遗”字开头的成语
遗臭万年
遗臭万载
遗珠沧海
遗臭万世
遗臭千年
遗臭万代
“年”字结尾的成语
遗臭万年
风烛残年
惨绿少年
遗臭千年
偕老百年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遗臭万年。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遗臭万年。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遗臭万年”分成的单字详解:
遗, 臭, 万, 年。
成语,成语典故,词语这三者的区别?
成语: 气宇轩昂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1309
成语 : 气宇轩昂
注音 : ㄑ|ˋ ㄩˇ ㄒㄩㄢ ㄤˊ
汉语拼音 : qì yǔ xüān áng
参考词语 : 轩昂气宇, 器宇轩昂, 意气轩昂
近义 : 玉树临风 , 英姿焕发 , 气宇不凡 , 高视阔步 , 神采飞扬
释义 : 「气宇轩昂」之「气」,典源作「器」,也有气度之意。「气宇」,指人的胸襟、气度。语本晋.王隐《晋书》。「轩昂」,形容意态不凡。语出《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孙坚》。「气宇轩昂」形容神采飞扬,气度不凡。
Emoji符号 : ?轩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气宇轩昂”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 「气宇轩昂」系由「气宇」与「轩昂」二词语组合而成。「气宇」见于晋.王隐《晋书》,称三国时吴国大臣薛莹的儿子薛兼「清素有器宇」。「器」原本是器皿的总称,引申为度量、气量之意,而「宇」本屋宇之称,借指人的气质、风度。意思是说薛兼品德高洁,仪表堂堂,气度非凡。「轩昂」则见于《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坚传》,叙述东汉末年,边章、韩遂等人在凉州作乱,当时任中郎将的董卓讨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张温和孙坚前去平乱。董卓不但打仗没有尽力,又对张温的召见傲慢无礼;孙坚看不过去,便对张温数责董卓三项罪状:对上不敬、没有尽忠职守,又「 轩昂自高 」、态度傲慢,因此建议以军法处斩。「轩」、「昂」都有「高」的意思,在此形容董卓高傲无礼的态度;后也用来形容人气度不凡。「气宇轩昂」合用后,多用来形容神采飞扬,气度不凡。
典源 : 1、「气宇」:晋.王隐《晋书》(据《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严程阚薛传.薛综》裴松之注引)莹1>子兼,字令长,清素有器宇,资望故如上国2>,不似吴人。历位二宫丞相长史。元帝践阼,累迁丹杨尹、尚书,又为太子少傅。自综至兼,三世傅东宫。 〔注解〕 (1)莹:薛莹(??西元282),字道言,三国吴沛郡人。初为秘府中书郎,后为散骑中常侍。孙皓立,为左执法,迁选曹当书,领太子太傅。后因事下狱,徒广州。因其博学善文,复召为左国史。吴亡入晋,为散骑常侍。 (2)上国:春秋时南方吴、楚等国对中原诸侯的尊称。2、「轩昂」:《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孙坚》边章、韩遂作乱凉州,中郎将董卓拒讨无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西讨章等。温表请坚与参军事,屯长安。温以诏书召卓,卓良久乃诣温。温责让卓,卓应对不顺。坚时在坐,前耳语谓温曰:「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温曰:「卓素著威名于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坚曰:「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1>受任无功, *** 稽留2>,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 *** 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温不忍发举,乃曰:「君且还,卓将疑人。」坚因起出。章、遂闻大兵向至,党众离散,皆乞降。军还,议者以军未临敌,不断功赏,然闻坚数卓三罪,劝温斩之,无不叹息。 〔注解〕 (1)卓:董卓(??西元192),字仲颖,汉临洮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 *** 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2)稽留:耽搁、延滞。
书证 : 01.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林中书、彦振摅,气宇轩昂,有王陵之少戆。」 02.《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不一时,请一个太医来。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贺司户迎至舱中,叙礼看坐。」 03.《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花烛之后,朝霞见韩生气宇轩昂,丰神俊朗,才貌甚是相当。」 04.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三二出》:「思前日有个打猎的,他说九州按抚儿,见他气宇轩昂,谁想是吾嫡子。」 05.《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著实亲近。」 06.《三侠五义.第三一回》:「展爷留神细看来人,见他一张紫面皮,一部好胡须,面皮光而生亮,胡须润而且长,身量魁梧,气宇轩昂。」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形容神采飞扬,气度不凡。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仪表美好」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个子不高,但气宇轩昂,大有男儿本色。 <02>新来的主管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恐怕不是等闲之辈。 <03>他小小年纪就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未来必然成就非凡。 <04>他身材魁伟,气宇轩昂,不管在那里都是众人注目的焦点。 <05>气宇轩昂的大公鹅带著一群小鹅在庭院散步,模样儿十分有趣。 <06>离家多年,当时还牙牙学语的小外甥已长大成人,气宇轩昂,完全认不出来。 <07>若不是后来的演员介绍,没人看出戏中气宇轩昂的男主角,原来是女演员所反串。
成语接龙“气”字结尾的成语
一鼓作气
沆瀣一气
垂头丧气
低声下气
扬眉吐气
平心静气
一团和气
乌烟瘴气
吞声忍气
平心定气
吞声饮气
伸眉吐气
方刚血气
一堂和气
平心气
平心易气
衔声茹气
低心下气
息心静气
凌云意气
“气”字开头的成语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急败坏
气象万千
气息奄奄
气忍声吞
气压山河
气壮河山
气息厌厌
气和心平
气概凌云
气合情投
气愤填膺
气吐眉扬
气血方刚
气愤填胸
“昂”字结尾的成语
气宇轩昂
器宇轩昂
意气轩昂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气宇轩昂。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气宇轩昂。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气宇轩昂”分成的单字详解:
气, 宇, 轩, 昂。
成语: 因时制宜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成语的定义如下:“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
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显然这个定义是非常
宽泛的,以致于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界定一个短句究竟是不是成语。
第一个问题:如何界定成语和俗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俗语的定义如下:“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
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从这个解释
可以看的出,《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著者认为成语和词语的最大区别就是成语有出处,
而俗语则没有出处,来自民间。然而成语和俗语的区别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成语来源于俗语。例如指桑骂槐,就是一
个无从考证出处的俗语,由于使用得广泛而变成了成语。又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多成语辞典说这句出于《容斋随笔》,可是《容斋随笔》里原文是:“信之为大将军
,实萧将军所荐。今其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显
然在洪迈之前便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并不是洪迈的原创。这里的俚语就是现在
的俗语之意。
有些是很容易区分界定的,比如:贼头贼脑一看就是俗语,但是贼眉鼠目就不太好
说究竟是成语还是俗语。特别是一些有出处的“俗语”,更是很难分清楚。比如“风马
牛不相及”作为成语异议不大,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很难说究竟算不算
成语。
俗语可以分为三类: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这三类都和成语有交叉。
第一类:谚语。谚语的形式通常为完整的一句话,而不是一个词组。很多谚语和成
语的界限并不明显,而事实上也有很多成语来自于谚语。《战国策·楚策》有“臣闻鄙
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之语,也就是“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本身是一个谚语,虽然现在我们常用前四个字,但是使用者都知道其含义
是“未为迟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赞:“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究其来源,《楚辞·卜居》中有“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
不同。”。可见这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就流传在楚国的谚语。
还有一些在边缘地带游荡的谚语,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坐山观虎斗”
,“挂羊头卖狗肉”,“驴唇不对马嘴”这些谚语也是沿用数百年,但是很多成语辞典
也会收入这些谚语。
第二类:歇后语。歇后语的形式类似谜语,前半句出一个谜面,后半句作出解释,
经常使用谐音谐意等形式。可以说歇后语和成语交叉不大,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例如
“打破砂锅璺(问)到底”,这是一个标准的歇后语,但是也常常被作为成语对待。类
似的还有“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天下乌鸦一般黑”,“开门七件事,柴米
油盐酱醋茶”等等。
第三类是惯用语。这部分照理说是最不容易和成语混淆的,事实上却是十分混乱。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四字的惯用语特别多,例如: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个人感觉
大部分的成语辞典对于这部分的处理也是众说纷纭。
第二个问题:成语含义的变迁
成语: 千头万绪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因时制宜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1352 成语 : 因时制宜 注音 : |ㄣ ㄕˊ ㄓˋ |ˊ 汉语拼音 : yīn shí zhì yí 参考词语 : 因变制宜, 随时制宜 反义 : 生搬硬套 ,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胶柱鼓瑟 近义 : 相机行事 , 随机应变 释义 : 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语本《淮南子.氾论》。 △「因地制宜」、「 因事制宜 」 Emoji符号 : 因?制宜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因时制宜”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所谓「制宜」,义为采取适当措施,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因事制宜 」等词语,是说当时、地、事各种条件产生变化时,就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因应。其中「因时制宜」见于《淮南子.氾论》。作者以为,古时的法律制度不能适用于今日,古时的武器在今日也不合用,是以「法度者,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也就是说:法律制度应顺应民俗而随时调整,武备、兵器应依据时局变迁而因应改良。后来「因时制宜」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 典源 : 《淮南子.氾论》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古者人醇工庞,商朴女重,是以政教易化,风俗易移也。今世德益衰,民俗益薄,欲以朴重之法,治既弊之民,是犹无镝衔橛策錣而御馯马也。昔者,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唐虞有制令而无刑罚,夏后氏不负言,殷人誓,周人盟。逮至当今之世,忍诟而轻辱,贪得而寡羞,欲以神农之道治之,则其乱必矣。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天下高之。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岂可同哉!古之兵,弓剑而已矣,槽矛无击,脩戟无刺。晚世之兵,隆冲以攻,渠幨以守,连弩以射,销车以斗。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古之所以为治者,今之所以为乱也。夫神农、伏羲,不施赏罚而民不为非,然而立政者不能废法而治民。舜执干戚而服有苗,然而征伐者不能释甲兵而制彊暴。由此观之,法度1>者,所以论民俗而节2>缓急也;器械者,因时变3>而制宜适也。夫圣人作法而万物制焉,贤者立礼而不肖者拘焉。制法之民,不可与远举;拘礼之人,不可使应变。耳不知清浊之分者,不可令调音;心不知治乱之源者,不可令制法。必有独闻之耳,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矣。 〔注解〕 (1)法度:法律和制度。 (2)节:限制、控制。 (3)时变:时局的变迁。 书证 : 01.《晋书.卷四六.刘颂列传》:「所遇不同,故当因时制宜,以尽事适今。」 02.《宋史.卷三一一.晏殊等列传》:「论曰:『……仁宗之世,天下承平,因时制宜,济以宽厚,相臣预有力焉。』」 03.清.魏源《圣武记.卷一一.武事余记》:「为政贵因时制宜,应如何酌减,以复旧制,著会议具奏。」 04.《文明小史.第一回》:「我们中国,都是守着那几千年的风俗,除了几处通商口岸,稍能因时制宜,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 05.《清史稿.卷一二○.食货志一》:「而杀虎口之议亩租,察哈尔属之戢私垦,……列朝因时制宜,不拘成例。」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 使用类别用在「依势行事」的表述上。 例 句 <01>好的措施都该因时制宜,顺应时代的潮流。 <02>做事若不懂得因时制宜,将会难以达致成效。 <03>现在时代不同了,要能够因时制宜,不要一味循着旧方法去做。 <04>现代人口味不同了,我们的产品也要因时制宜,做点革新变化。 <05>要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必须因时制宜,定出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政策。 成语接龙
“因”字结尾的成语
“因”字开头的成语
“宜”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因时制宜。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因时制宜。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因时制宜”分成的单字详解:
因, 时, 制, 宜。
成语: 千头万绪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961
成语 : 千头万绪
注音 : ㄑ|ㄢ ㄊㄡˊ ㄨㄢˋ ㄒㄩˋ
汉语拼音 : qiān tóu wàn xù
参考词语 : 千端万绪, 千条万端, 千绪万端, 千头百绪, 万绪千端, 万头千绪, 万绪千头
反义 : 井然有序
近义 : 千丝万缕 , 经纬万端
释义 : 形容事情杂乱,头绪纷繁,难以处理。语本三国魏.曹植〈自试令〉。
Emoji符号 : 千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千头万绪”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 「千头万绪」原作「千端万绪」。曹植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他相当有才华,文学地位很高。晋代文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他是魏太祖曹操的儿子,虽然身为王公贵族,但生活简单,不好奢华,也没有架子。十几岁就饱读诗书,下笔成章,很受曹操的喜爱。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继位后,由于妒忌他的才能,并不重用他。曹植身怀才干,想为国家效力,却处处踫壁,所以不时写文章上书皇帝,希望能获得重视。但终其一生都未如愿,最后抑郁而终。这篇〈自试令〉就是为了表达心意所写,文章中自述近期的遭遇,指出受到王机、仓辑等人的诬蔑,被降罪贬谪,回到自己的属地,安分地过日子。不料仍然受到王机等人的百般刁难,身边大小事搞得焦头烂额。虽然如此,对国家王朝仍忠心不二。日前皇帝驾临,与我重拾旧欢,还有丰厚的赏赐,我无以为报,只有继续坚守效忠的心志。所以写下这篇〈自试令〉,并贴在门上,以告天下。其中「千端万绪」是曹植用来描述自己的处境,受王机等吹毛求瑕,百般刁难。「端」与「绪」都是指丝的线头,用丝线的错综复杂表示事情的繁多。后来「端」就改成「头」,「千头万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事情杂乱,头绪纷繁,难以处理。
典源 : 三国魏.曹植〈自试令〉(据《文馆词林.卷六九五》引)令:吾昔以信人之心,无忌于左右,深为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任所诖白,获罪圣朝,身轻于鸿毛,而谤重于太山。赖蒙帝主天地之仁,违百寮之典议,舍三千之首戾,反我旧居,袭我初服,云雨之施,焉有量哉。反旋在国,楗门退扫,形影相守,出入二载。机1>等吹毛求瑕2>,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 〔注解〕 (1)机:王机,三国魏人,曾任东郡太守,生卒年不详。 (2)吹毛求瑕:比喻刻意挑剔过失缺点。瑕,玉之小病。见「吹毛求疵」。
书证 : 01.宋.葛长庚〈永遇乐.银月凄凉〉词:「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诮如梦里。」 02.《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仁义礼智等名义》:「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03.宋.朱熹〈答胡宽夫书〉:「若不如此,方寸之间,顷刻之际,千头万绪,卒然便要主一,如何按伏得下?」 04.明.王阳明《传习录.卷中.答欧阳崇一》:「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05.《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一时左思右想,千头万绪,心里倒大大的为起难来。」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形容事情杂乱,头绪纷繁,难以处理。 使用类别用在「复杂纷乱」的表述上。 例 句 <01>一时之间千头万绪,我该从何说起呢! <02>这件事千头万绪,真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03>他才刚接手这个职务,真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着手。 <04>她的能力优秀,即使事情千头万绪,也能处理得有条不紊。 <05>很多现代人困在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中,却忘了灵性的提升。 <06>尽管公事千头万绪,十分繁忙,但王经理总是会拨出时间运动。 <07>面对千头万绪的重建工程,我们得要有更充裕的时间和人力才行。 <08>经过多年奋斗,如今才能站在台上接受表扬,她一时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成语接龙“千”字结尾的成语
气象万千
“千”字开头的成语
千方百计
千篇一律
千载一时
千钧一发
千变万化
千头万绪
千军万马
千里鹅毛
千金一掷
千金一诺
千绪万端
千闻不如一见
千红万紫
千载一会
千载一遇
千端万绪
千岁一时
千变万状
千金一刻
千条万端
“绪”字结尾的成语
千头万绪
千端万绪
万头千绪
千头百绪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千头万绪。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千头万绪。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千头万绪”分成的单字详解:
千, 头, 万, 绪。